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山体滑坡致3死1失联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体滑坡致3死1失联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水城山体滑坡救援进展:持续大雨致再次发生滑坡,救援人员装备无法到达作业面,已搜寻到3名失联人员。你怎么看?
如果埋得太深,救援难度太大,而且又无生命迹象,又威协着救援人员安全,没必要再劳命伤财了,建议做好当事者家属工作,在滑坡地点立一块纪念碑,以慰藉受难人员和安慰遇难亲属即可。
水城山体滑坡已致15人死亡,尚有30人失联,联合工作组抵达现场指导抢险救援, 你怎么看?
在深感悲痛的同时,我们应反思为什么这几年来山体滑坡、泥石流那么多?以前好象没有那么多。本人感觉是一地震造成山体松动,二是大量种植快速林,因用钩机等过度深挖山土造成松动,三是由于种植快速林致使地表覆盖地面的草死完,起不到固表作用。生态不平衡导致泥土渗入大量水份,破坏了泥土的固化及凝聚力。所以,建议绿化应不要破坏地表植被。种树不应破坏草被。
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山体滑坡对人类造成的严重的伤害,我们国家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这种自然灾害,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,而且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;其次我们是否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维护?比如大面积的植树 ,有的地方可以砌堡坎加以稳固,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的产生!再次 感谢我们国家,每次在自然灾害面前,救援队总是首当其冲,为了群众的利益,甚至搭上了自己的生命
黄山13岁少年遭遇山体滑坡失踪,五年后在上海被发现,父母曾寻遍几座大山,以为他在山体滑坡中死亡。你怎么看?
现行救助制度赢了!因为是救助站“保管”了他五年!
还是先还原一下这个新闻:
安徽省歙县的王某一家住在大山中,儿子小王有轻微的智力障碍,比较好动。5年前,当地遭遇一场大暴雨,造成山体滑坡,13岁的小王失踪,夫妇俩寻遍了附近几个山头都没找到儿子,最后认为儿子已经在那场山体滑坡灾害中死去。
上海救助二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2014年9月的一天,热心群众在上海街头遇到流浪的小王,把他送入救助站。
今年六月份,工作人员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从小王口中听到“坑口”这一地名,结合小王的安徽口音,经过仔细分析和甄别,判断他“坑口”可能就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地区的坑口乡。在黄山市和歙县救助管理部门的大力协助下,最终确认了他的身份信息,五年前从安徽老家走失的小王。
(上海救助站里的儿童,图文无关)
可见,这是一个暖新闻,是在现行的救助制度下,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,并最终和亲人团聚的当代悲喜剧。
想想也真够后怕的,黄山到上海400多公里,一个13岁的智障孩子,是如何长途跋涉到达那里的?
所幸现行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,能够有效地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帮助,也幸得好心人能够主动积极地对流浪儿童进行关心,把他送进了救助站,避免了他在城市流浪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。
祝贺小王回到父母怀抱,感谢所有的好心人!
——欢迎关注“牙牙小语”——
黄山13岁少年遭遇山体滑坡失踪,5年后竟然在上海出现。其父母曾经遍寻几座大山无果,以为他已在山体滑坡中死亡。这的确是一个十分离奇的故事,黄山离上海有400多公里,他是如何过去的?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很难再有确切答案了,因为这个少年先天智障,根本无法正常表述。但不管怎么说,孩子是万幸的,最终又一家团圆,仍然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结局。祝福他们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体滑坡致3死1失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山体滑坡致3死1失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